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作者:星辰西米露 2021-05-14 10:40:13 人际心理

每年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于1998年发起。

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这真是一个奇奇怪怪的纪念日,不过如果能充分引起人们对打骂孩子的注意,那就千值万值。

很多父母打孩子的理由都是

“不打怎么吸取教训嘛”,

“我打他是为了他好”,

“吃点父母的打,总好过去吃社会的毒打”,

“我爱他才打他,我怎么不去打其他人呢?”,

以及最经典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觉得说这些话的父母挺可怜的,他们或许爱孩子,但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却是去伤害自己的孩子。

我也理解这些依靠本能行事的父母。你买一部手机,都需要阅读一下说明书,看看怎么才能合理使用。

唯独当父母这件事,如此繁琐又如此伟大,生活却没有配备说明书,直接就把一个小宝宝交到你的手上。仔细想想,真的有点可怕。

很多父母偏爱打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打骂真的太有用了。孩子犯了错,不听话,加以打骂,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孩子当下的错误行为马上就停止了。

这些是明面可见的原因。还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在影响着父母打骂孩子的选择。

裴洪岗医生曾经做了一个父母打骂孩子的调查,共1300多人参与,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投票者小时候挨过打的比例很高,达82.6%,而打过自己孩子的比例为45.9%。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相比于父辈那一代,打孩子这种行为下降了近一半。

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这真是时代的进步。

如果把挨过父母打的人加起来,一共1223人,他们中有624人打孩子,比例为51%;把没挨过父母打的人加起来,一共259票,他们中打孩子的比例为21.6%。

也就是说,小时候挨过打的人,长大后打孩子的概率(51%)远远高于小时候没挨过的人(21.6%),前者将近后者的2.5倍。

这真的太吓人了。这代表着,暴力是可以传承的。小时候挨父母打的人,更容易打自己爱的人。甚至有人类学家说过:个人打孩子可能是国家战争的心理种子。

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有一只无形之手,在调节我们的行为。你以为打孩子是因为孩子顽皮,或是自己性格急躁,却不知道和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打过有关。

如果你嫁给小时候挨过打的人,那么你的孩子挨打的机会就会至少增加一倍。你打了自己儿女,未来你的孙子女被打的几率也增加了。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因素、社会文化都可能有影响。但更大的可能是:父母行为对孩子的示范作用。

打骂带来的只有更多的打骂,如此而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抗也会升级,今天打一次就能纠正的行为,明天打两次才能有所改变。

所以,对这些迷信打骂的父母来说,我想借用“正面管教”创始人尼尔森女士的一句话来回应:你们到底是从哪里得到这样的经验,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首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那么,对于行为失当的孩子,如果不能打骂,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要去理解孩子行为失当的原因。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们首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们同样如此。但他们对于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抱有错误的想法,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

为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们经常发展出四种错误行为,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

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

打骂会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很多父母喜欢打骂的原因之一。受到打骂的孩子有什么感受呢?他们不可能感谢你,觉得打骂对自己帮助非常大,相反,他们想的是以后找机会反抗,或者委屈受伤的屈服。

打骂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正是从长远来看打骂没有效果的原因。

同时,在孩子每一个不良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孩子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心愿。因此,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问自己“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那么,怎样才能不打骂孩子,又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呢?

赢得合作是关键。当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才愿意与你沟通,听取你的观点,并和你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1、共情孩子,表达出你对他的理解。

我发现,当孩子坏情绪爆发的时候,如果你能准确的共情孩子,孩子常常会奇迹般的安静下来。

我家大宝9岁,因为背诵课文出色,老师奖励了她一块棒棒糖。她非常开心,回家到处显摆,把棒棒糖放在了桌子上。3岁的小宝看到后,就一定要去抢她的棒棒糖吃,她不给,小宝哇哇大哭。

奶奶听到后,从厨房里出来主持公道,喊着“姐姐要让弟弟”,强迫性的让大宝把棒棒糖给了弟弟吃,大宝为此声嘶力竭的哭了半个小时。

晚上大宝和我视频,说起这件事,又开始痛哭,那种哭法真是凄惨,停都停不下来。我让她先做了几个深呼吸,把情绪控制一下,至少先保证能听清楚我说的话。

然后我给她说“你现在感到非常委屈难过,奶奶没有尊重你的意见,把对你有特殊意义的棒棒糖给了小宝,奶奶不应该这么做。”大宝听到后,迅速止住了哭声,之后我们开始讨论怎么做才能既保护自己的棒棒糖,又不让小宝一直哭。

2、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和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

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更深的沟通。不需要评价,仅仅是分享,就能让孩子产生“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的感受,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我家大宝在家里做作业时,用钢笔把自己的皮凳子戳得千疮百孔,我看到时差点被气死。有些冲动想把她喊过来骂一顿,记起赢得合作的原则,按捺住情绪,回忆起自己读小学时也有类似经历,我也喜欢拿钢笔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突然对大宝多了一丝理解。

这种乱写乱涂有时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孩子需要知道钢笔可以在什么地方书写,在不同材质上书写有什么感受和不同。大人理论上告诉她,和她自己去体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当想起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我也不那么愤怒了。

家长需要知道,有时打骂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变好,是你在泄愤。如果你能自己化解愤怒,停止打骂的同时,你也为孩子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3、让孩子参与进来,一起讨论怎么停止不良行为。

在孩子能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讨论怎么停止不良行为,可以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而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孩子往往执行的格外认真。

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体验来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邀请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可以赋予他们责任感和价值感,使他们感觉到被尊重。

人都是在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学习、成长的,被温和对待的孩子,拥有安全感,内心也更加开放,也会更温和的对待这个世界。

被打骂的孩子时刻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缺乏安全感,在不停的遭到攻击的环境里,他也只有攻击别人才能生存。

前几天,哈尔滨4岁女孩被虐打到颅内出血,真是让人倍感痛心。女童有什么错?要被后妈和亲爸这么虐待。这样的父母心理有问题吗?当然有。但我其实不想跟他们谈心理问题,这里首先要谈的是法律问题,他们已经触犯了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

经常打骂孩子传递的是恨不是规则

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

用打骂的方式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