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你和太“成熟”的人恋爱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8-11 08:21:31 婚恋心理

为什么不建议你和太“成熟”的人恋爱,2021年12月29日凌晨3点,上海迪士尼门口大排长龙5000人,短短两小时,队伍已经绕星愿湖围满两圈,且毫无递减之势。

这么早就来入场游玩?

不是,绝大部分人并非冲着里面的游乐项目来的,而是为了乐园内三家商店的毛绒玩具。

当年的圣诞系列玩偶——“达菲的朋友们”在这一天开放线下销售,数量有限,售完即止。这六只毛绒绒的布娃娃,被网友们称为迪士尼的“圈钱天团”。

为什么不建议你和太“成熟”的人恋爱

为了它们,粉丝和黄牛都在努力。

有粉丝为了凌晨抢购,专门预订住进周边的奢华酒店:“1000多元一晚的酒店,一晚上没怎么睡过,超过12小时的排队,这辈子都没这么无语过,爱不起来了。”

抢到了还好,最惨的是从早排到晚,轮到自己时,发现心仪的娃娃没了。

比如一堂堂七尺男儿,因为怕被抢位,一直排着不敢上厕所,最后导致尿血,跪地崩溃大哭。

为什么几只毛绒玩具而已,会引发这么大阵仗?

有人认为,成人喜欢这些小孩子玩意,是“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 syndrome)”:沉溺幻想,拒绝长大。

但心理学家科琳·斯威特通过研究表明:抱着泰迪熊,会让人产生一种平和、安全和舒适的感觉,而从童年到成年,渴望这种感觉是人类的天性。

用流行的话来讲:谁还不是个宝宝。

在我们内心深处,始终保有对孩子般需求的留恋。

这就是心理学大师荣格提出的“内在小孩”概念,象征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心声,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希望永远长不大。

这个内在小孩如此重要,以至于当我们忽视他的存在时,他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捣乱。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亲密关系中,满足孩童般互动需求的重要性。

01

美国神经医学会医师米西迪博士的观点是:内在小孩是未受伤的童年期自我状态,成人后,如果嫌弃、隐藏、疏离内在小孩,极易造成心理情绪问题。

学者诺其司甚至认为:大都市中疏离的人际关系与混乱的交通,都是人们忽视自己内在小孩的结果。

那么,如果对内在小孩“喂养不当”,会对亲密关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

1、强迫性重复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定义强迫性重复为:一个人固执地、不断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作为临床实践派,弗洛伊德的许多理论都是在治疗室里亲身观察得出,他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扔出去,再哭闹着要回来,不断重复。

这种就是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本质目的是孩子把玩具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通过重复体验来修复母亲时不时离开的创伤。

当我们长大,如果这个创伤始终未得到修复,那么就会在亲密关系中寻求找回。

常见做法是,一方三番五次地向对方求证是否爱自己,得到肯定答复后,依然不甚满意,继续苦苦追问求保证。

如果幸运,伴侣足够耐心、且懂得这是你的内在小孩在哭闹,肯积极响应,那么创伤修复,终可治愈;如果不能,恐怕只能落得个缠人精的分手理由。

2、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指原生父母在自己身上施加的影响,会在潜移默化中经由自己,再施加自己孩子身上。

比如你的母亲总是对父亲大吼大叫,那你可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对丈夫同样歇斯底里,进而你的孩子看到这一幕也有样学样,整个家族有如粘贴复制般传递这种糟糕氛围。

这就是内在小孩受到“坏孩子”的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亲密关系观念,以为爱情就是这样充斥着吼叫和指责。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Projection effect),是将内在生命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

明明是我们自身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部分,比如自卑、内疚等,但却认为是别人这样看待自己,因而生气伤心。

例如,好不容易跟心仪的人约好一起看电影,但对方却迟迟不来。

这种情况下,主客观原因有很多,但在自卑的投射者看来,对方就是看不上他,才故意爽约。

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关于心中有佛还是牛粪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02

内在小孩出了问题,主要还是要靠自我疗愈,依靠“我本具足”的自我力量,但作为伴侣,并非无可作为。

心理治疗师葛罗夫(David Grove)说:如果你受伤得像个孩子,那你就需要像个小孩般被医治。

与伴侣的亲密互动,最能让我们释放天性,益处颇多。

1、健康关系的象征

《幸福的婚姻》书中讲到:幸福婚姻的关键,不是有一个正常的人格,而是找一个与你合得来的人。

正常人格,可以理解为完美人格,这个定义因人而异,没有标准,因此难以如愿。

童话中标准模板的白马王子或梦中情人,也许跟你并不合拍,可以接受、甚至满足你内在小孩需求的人,就是对的人。

能带你走出迷雾森林的猎户,才是真正救星。

2、带来安全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恋爱者,能够消除对对方所有的恐惧焦虑,越来越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更加自由自在、不拘约束。

放下戒心,愿意把最柔软的肚皮翻过来给你抚摸的狗狗;被父母抛向空中却并不害怕,反而喜笑颜开的孩子,正是因为施予人带给他们充足的安全感,而使之全身心沉浸在被爱状态中。

3、脆弱被接纳

纪录片《性别的秘密》中,一男子因婚内出轨使家庭陷入即将破裂的危机,尽管两人仍然深深相爱,但妻子无法忘掉他背叛的事实,男子也因自己的一时冲动懊悔不已。

心理学家为帮他们重拾旧爱,给两人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指导咨询。

在压力测试环节,男子满脸通红,心跳加速,逐渐大脑空白、语无伦次,几乎要背过气去,专家们不得不紧急停止测试。结果显示,男子因童年创伤而形成的过激反应显著高于平均值,焦虑感极其严重。

妻子目睹到丈夫的脆弱和压力,开始明白他是真心悔过,并对未来有了些许信心,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同时,专家们通过照片分析还发现,在遇到妻子以前,他是一个连笑都带有愤怒拘谨的人,而遇到对的伴侣之后,他每张照片都充满阳光幸福的温暖,这是肉眼可见的最直观变化。

所以,童年创伤并非不可治愈,内在小孩不必被迫长大懂事,只要有人接受并懂得他的脆弱。这个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亲密关系中的爱人。

03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提到: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很多奖励、支持和夸奖,这不是溺爱,这就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如果正当的需求没能被满足,孩子就常常处在缺失的心理不足中,并将这种感受带至成年。

在一本指导亲子关系的书里,讲到如何跟孩子互动,觉得挺有意思:

从抱抱、亲亲开始,让他接收到你爱的信号。

偶尔陪他一起疯,能更了解他。

日常闲聊,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认真回答问题,高质量陪伴。

角色扮演,培养共情能力。

想象一下,如果把孩子换成伴侣,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我们来转化一下,试着跟伴侣实现孩童般的亲密互动:

1、说:时时表达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怎么把感觉外化,让你欣赏的人感受到你对他的欣赏呢?

默默放在心里可不行,你得像对待健忘的孩子那样,反复跟他“唠叨”:我爱你、你好棒、你真聪明、这件事你做得真好。

不要吝啬示爱的言辞,那不会让你有任何损失,只会让对方也越来越爱你。毕竟,谁会讨厌一个如此肯定自己的人呢?

2、做:真爱落到实处

亲密关系经典教科书《爱的五种语言》提到的最后一种爱语,就是身体接触。

身体的接触,可以建立或破坏关系,能传递爱或恨。

那天我在小学学校门口,看到一位父亲一声不吭给了儿子一耳光,然后径直走上车,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其中隐情,外人自然不知,但当下,与其说这是爱孩子的表现,不如说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

同理,连碰都不想碰一下对方,这样的亲密关系也很难说有多恩爱。

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曲筱绡给安迪科普正常男女关系的发展阶段,首先要有身体交流的需求,然后再升华到精神思想交流的需求。

罗翔老师也附议认同,人所有肉体的满足,都是为了更好地去追求灵魂。

3、不说不做:就呆在一起

有句老话说得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留守儿童最常怀疑的,就是远在天边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还爱他;最受伤的,是电话里说爱,却几年不回来。

在没有任何不可抗外力的阻挠下,说“我爱你,但我认为离开你比较好”的鬼话,一个字都不要信。

正如钮祜禄·甄嬛引蝶争宠后,相比之前“一心一意待他”,此时已少了许多情爱,才会上演技术手段的欲擒故纵。

  04

虽然我们总在推崇自我疗愈,但这是对自己的宽慰鼓励,不能拿来苛责伴侣,要对方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更独立、更坚强、更懂事。

因为爱,原本就是两颗柔软的赤子之心约定好漫步人生路,不能要求其中一颗孤勇前行。

愿我们都不要忘记《小王子》说的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