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想“毁掉”自己?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1-16 12:14:49 成长心理
为什么我们总想“毁掉”自己?

当聊起自我破坏时,身边几乎每个人都说自己有过这种行为,但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同样是越重要的场合越“搞砸”自己形象的行为。

小A是因为在成长记忆里,每次她打扮得好看,都会被父母嘲讽,说她虚荣臭美,就想博关注;

小B则是因为遭遇过职场性骚扰,在那之后,一直对他人抱有强烈的不安和恐惧。

因此,每到重要场合,就比平时穿得更邋遢随意,生怕吸引到不怀好意的凝视。

所以,要停下自我破坏,比起简单地把动作停下。

我们更该先看到,这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创伤或负性思维。


总的来说,自我破坏行为的心理成因非常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 未解决的心理创伤

如果在一个充斥着伤害与忽视,或是不健康的原生家庭里长大,我们很有可能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创伤。

然后,我们又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在关系里反复上演童年时期糟糕的相处模式。

这种现象被弗洛伊德称作「强迫性重复」。

自我破坏行为和强迫性重复息息相关。

当我们在新的关系里去重演那些过去的创伤时,也会重复体验过去的情绪体验,比如不值得被爱、对方不值得信任等种种不良思维模式。

我们也因此被潜意识驱动,走向自我破坏。

 

② 低自尊

相对来说,低自尊的人更容易自我破坏。

一个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他们会通过自我破坏,降低自己表现好的可能。

并顺势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不可控的外部原因,以减少自己要为这次失败背负的责任。

比如,在重要的考试前,给自己安排了其他重要的事而不去复习。

另一种可能则是,低自尊的人常怀着“我不配、不够好、不够聪明”的信念,然后在这种负面信念的驱使下,在接近目标时,却开始做一些阻碍自己实现的事。

比如,重要面试的前一晚,一直想着自己失败的种种场景,然后失眠睡不着;

或要走进一段亲密关系时转身离开,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③ 想获得关心或控制感

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对自己感受的足够关心,或成年后在亲密关系里得不到伴侣的支持也会让我们做出自我破坏的行为。

本质上,是我们试图通过“把自己搞得十分糟糕”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关心。

想获得控制感也可能会导致自我破坏的行为。

尽管自我破坏会导致消极后果的发生,但它却能让我们获得一种隐秘的“控制感”:

自我破坏行为会让我们提前预知并接受这个负面结果,从而让我们感觉,情况是在自己的掌握中的。

 

④ 认知失调

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常常也在经历着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互相矛盾的信念或态度在我们心里同时存在,让我们在相互冲突的想法里感到心理不适。

比如,有时候我们想要被爱,但同时又觉得我们不值得被爱。

当我们感受到这种冲突时,我们就会做出一系列的行为来减少自己的不适感。这其中就包括自我破坏。

比如,马上要和一个很棒的人结婚了,却又觉得自己肯定留不住这份感情,然后突然失联,解除婚约。

自我破坏就像饮鸩止渴。或许能短暂地帮你回避创伤,但最后还是对你的伤害。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