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心理咨询师的盲点,性别特权和女性愤怒
作者:孙平 2021-04-26 11:21:50 两性心理

提醒:本文含有令人不安的内容信息,敬请留意。

我认为,在过去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执业中,身为一个男性心理咨询师,我能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的第二个重要盲点,就是我自己的性别——男性,从甫一出生就享受的特权。

这些特权在我深度接触女性来访者之前,大部分是想当然,不证自明的。但是在和女性来访大量接触以后,那么这些东西就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是特权。

1. 性别和排行

我是一个八十年代出生在城市地区的男生。所以很自然的,是独生子。我从小没有考虑过弟弟妹妹的事情,从小很自然地吸收和承载了,几乎所有成年长辈的关注和期待。

但是,在后来接触到的女性来访者中,其中有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体。她们的背景情况大体有以下5个特点:

她们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八九十年代(进入千禧年后这种情况开始越来越少),

她们大多出生于农村或者偏农村的县城,抑或城乡结合部;

她们不是独生子女;

她们大部分下面有弟弟;

小部分上面有哥哥;

满足以上5个条件的女性,构成了曾经我在国内工作过程中,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女性来访者主体。

为什么这些女性来访者急切地需要心理咨询?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我相信我需要借助一些问卷和统计技术才能给出最精确的答案。

但是在这里,我只打算反思我自己在从业过程中的盲点和局限,所以我就只把——让这些盲点越来越清晰化的因素罗列出来。

2. 性别和掠夺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认为这些女性之所以特别需要心理咨询,是因为她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情感和物质掠夺。我尝试把她们遭受的掠夺稍作梳理:

1. 她们在出生以后,因为是女性,家人为了躲避“政策”或其他不必要的“麻烦”,迅速地把她们送出寄养——这是她们甫一出生就遭受的第一次掠夺——被掠夺了最重要母女共生(0—6个月)——核心安全感奠基的重要发展区间。

2.   她们中的很多人,在亲生父母生出了男孩以后,遂从寄养家庭被接回到原生家庭——这是她们的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第二次掠夺——她们和养父母(有些是祖辈)所建立起的最初的依恋关系,被拦腰截断——导致从此以后不敢,也无法再信任亲密关系,或者再去依恋(因为总会潜意识地预期会被再次拦腰截断)。

男性心理咨询师的盲点,性别特权和女性愤怒

3.  她们中的很多人,在回到原生家庭后,需要面对亲生父母对弟弟(有些是哥哥)关注度和物质待遇的明显倾斜;而自己则因此遭受第三次掠夺——她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自己感到自己是重要的,起码和弟弟(哥哥)一样重要的,作为人的同等价值感——将永久地失去。她们将带着低价值感,低自尊,不重要感,甚至是不得不照顾男性感受和物质需要的潜在信念,生活下去。有些,成为“扶弟魔”。

4.  她们中的一部分,可能没有经历1和2,而是一直和亲生父母、祖辈、哥哥或者弟弟生活在一起。但是她们中的大多数强烈地体验到了3——和哥哥弟弟比起来,自己是“隐形的”、“多余的”、“附属的”、“不被看见的”、“干更多活更辛苦的”、“要照顾他人感受的”……存在。

5. 她们中的还有一部分,出生之后可能并没有被送出去。这一部分,我在很多女性来访者那里听到过。其中有一位来访告诉我过一个非常幽暗的地名,可能最有代表性——她告诉我,她们老家城外有一个叫做“小鬼滩”的地方——那里埋葬着,很多第5种,没有被送出去寄养女孩。她告诉我这个地方,是想表达:现在坐在你面前,跟你做咨询的我,一个女性——其实坐在你眼前,并不容易。你是男生,你不会知道这哪里不容易。

所以这些女性,在其生命历程中,因为其无法选择的性别,而遭遇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掠夺,有些甚至遭到了生命终极掠夺。

3. 性别和无知

在和她们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作为一个需要引发来访者移情和退行的男性精神分析师——我经常经常低估了在移情和深度退行过程中——这些倍受掠夺的女性,对我产生的愤怒、憎恨、和曾让我吃惊的敌意。

我以前会认为,这是她们针对自己父亲、弟弟、哥哥等男性家庭成员的,被压抑的“古老情绪”转移到了我身上。

现在我认为,这些愤怒和敌意就是在咨询中被我的盲点、无知、不能切身处地共情于她们因自身性别而受到的诸般掠夺——而引发的真实情绪。

因我自己从未体验过她们的独特体验;

我从不知道那种可以坐在这里和你咨询,是要跨过多少个“小鬼滩”才能来到此地与你相遇的,让人颤栗的感受;

作为一个男性,我不自知享受着优势性别的种种特权;

如果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大概率会一辈子不自知地享受这些特权,也许还会在看新闻的时候问自己或别人:为什么这些女人,如此愤怒?

对不起,我曾经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选择了hard模式。

现在我也不能说自己完全明白。

我只是隐约感到,你作为一个女性,走过了很多很多我所不知亦无觉的hardship,才来到我的面前,端庄地坐在我对面,期待我的理解。

而我当时却不能理解。

今日我才一部分地知道:那股愤怒,那股敌意,那股对不公命运的反抗,绝非病态,绝非“自恋性损伤”,亦非“移情神经症”——它是你们对——当时不能理解你们,享受着一切性别特权却全不自知,还在试图用从洋人那里所学的理论,把你的义愤精致地病态化的男性咨询师——真真切切的,符合情境的愤怒。

总得有人,把这些掠夺呈现在白日光下,以求结束这种无知无觉。

总得有人,试图无惧地理解,或者带着恐惧也不放弃理解,哪怕只那么一次去理解,你究竟在愤怒什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