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积攒的并非粮食,而是母爱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4-28 09:43:14 心理健康
她所积攒的并非粮食,而是母爱

在平凡的生活画卷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得以窥见母爱的深沉与细腻。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日常行动并未聚焦于寻常意义上的物资储备,即世人眼中的“粮”。

相反,她用心积累、珍藏的,是一种无形却无比丰盈的精神滋养一一那便是对子女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母爱”。

这份爱如同滑涓细流,悄然汇集成生命的汪洋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塑造着他们的品格,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她的囤积,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情感的积淀;不是短暂的满足口腹之需,而是长远的滋养心灵之源。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母亲的世界,探寻她如何以独特的方式,默默却又深情地“囤积”那份厚重的“母爱”。


01.这是不是囤积症?

同事得知我对心理学颇有兴趣,便热切地期望我能为其揭示这其中蕴含的心理玄机,并饶有兴致地询问道:“这是否属于囤积症的表现呢?”

我打趣道:“没想到你对囤积症还有所了解啊。”

她略带苦涩地回应:“何止了解,我亲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她在家囤积馒头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每次我得买上三四十个才能让她安心,她总是念叨着“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还把这归咎于早年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家中两位舅舅正是因为缺粮挨饿而离世。”

我认真地对她说:“确实,在我国这样一个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的社会中,粮食的匮乏往往比丧失母爱还要令人恐惧。

有奶便是娘’这句俗语,某种程度上不正是对粮食短缺现实的直接反映吗?

内心深处,我暗自思忖: 她所执着囤积的,与其说是“粮食”,不如说是对“母爱”的深深怀念与寄托。

以荣格心理学的视角解读,囤积粮食这一行为,或许已融入了中国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成为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烙印。

那么,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囤积症呢?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何为囤积症。

据网络百科资料描述,所谓的囤积症表现为个体在持续购买新品的同时,对于大量并无实际用途的物品难以割舍,甚至严重到影响其日常生活秩序的程度。

心理学专业人士指出,此类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障碍,学名为“强迫性囤积症”,民间常以“囤积狂”代指,其词源意指“对无节制囤积行为的强烈偏好”


02.只要没影响生活就不是病

然而,是否将此类行为归为强迫症范畴,还需进步甄别探讨。

并非所有看似过量的收藏行为都能简单贴上强迫症的标签,它有着严谨的医学诊断依据。


诊断强迫症的核心依据通常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首先,时间跨度的考量至关重要,即行为持续的时间长度;其次,该行为是否对个体的日常生活、职业活动造成显著影响;最后,个体自身是否因此感到明显的痛苦或困扰。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热衷于收藏的人士并未达到上述痛苦体验的标准,亦未对其社会功能产生实质性妨碍,因此,将这类行为径直定性为强迫症并不恰当。

这或许仅是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至多可视作一种囤积倾向,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强迫症。

许多人热衷于家中收藏各类物品,如瓶子、盒子、纸袋、胶带、卡片、文具等,尤其是对各类容器情有独钟,如各式包包、杯子、瓶子、收纳盒,或是鞋子、盲盒等。

观察当今社会,我们会注意到,不少年近七旬的老人,对各类瓶瓶罐罐的收藏尤为热衷。

即便是经济条件颇为宽裕的长者,见到路边废弃的饮料瓶,也会毫不犹豫地拾起,声称可以卖废品换钱。

日积月累,阳台乃至家中角落堆满琳琅满目的废旧杂物,虽显得杂乱,却也构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独特风景线。


03.可能是满足内心的某种需求

前些时日,我曾有一段时期热衷于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挑选并购买各类小物件,这一状态持续了约一年之久,以至于连快递员都几乎与我熟识。

然而,这种购物行为也给我带来了困扰,故而我向一位导师求教,试图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

经过深入反思,我逐渐洞察到这一行为所满足的内心诉求,自此以后,我的购物欲望大幅降低,即便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购物狂欢节,我也能保持淡然,彻底告别了与快递频繁打交道的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囤积何种物品,背后往往隐藏着个体某种内在需求的满足。

以同事的母亲为例,其对粮食的囤积,可能源于对过去三年自然灾害经历的心理阴影;

有些孩子钟爱积攒橡皮,或许在潜意识中,橡皮象征着抹去自身缺陷的愿望;

此外,诸如亚马逊等平台时常推出免费电子书或游戏,许多用户领取后并不阅读或游玩,却仍会自我调侃:“虽暂不阅读(游玩) ,但拥有即心安。”

这一现象亦反映出对安全感的追求。

再观对容器类物品的收藏热衷,如文中所提,容器往往承载着倾诉、关爱与接纳等多重象征意义,这一现象颇具趣味性。

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容器”概念常被提及。它可以是胃、子宫,抑或是乳房,象征着个体生命旅程的起点与终点,或者隐含着对理想母性形象的追寻,耐人寻味。

对于热衷于收藏容器类物品的人来说,它们可能蕴含着被包容、被呵护的独特寓意,且每一件具体的容器,对每个人而言,其意义可能各有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容器本身还具备一定的疗愈功能,许多收藏爱好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心灵慰藉,从而过上快乐、宁静的生活。


04.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由其独特的成长历程与养育背景塑造,这些因素共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人格特质。

只要某一特定的习惯或喜好未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干扰,未对自己造成伤害,亦未对周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健康的个人兴趣,理应对此抱持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我们自身。

究其根本,对他人展现出宽容之心,实则也是在为自己卸下负担,赋予心灵以自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