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强烈抓握关系反而易于触发被抛弃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5-09 09:33:14 婚恋心理
为何强烈抓握关系反而易于触发被抛弃

在亲密关系的领域中,人们常常发现一个看似悖论的现象: 越是渴望紧紧抓住一份感情,越容易陷入被抛弃的恐惧与体验。

这种现象不仅令当事人深感困惑与痛苦,也引发了心理学界对个体依恋模式、安全感构建及关系动力学的深入探讨。

究竟为何越是用力握住,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关系的流逝?本文将从心理动力、依恋风格、沟通模式等多个角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理解与应对的启示。


一、向往亲密却屡陷逃离

怡心,一位女性魅力与内心破碎并存的个体,她的故事始于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分离。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年仅四岁的她被送到祖父母家抚养,直至小学六年级才重回父母身边。

然而,即便身处同一屋檐下,父母的忙碌使得相见如同流星般短暂,每一次的离去都如刀割般撕裂着怡心的心灵。

她描述那种感觉如同瞬间碎裂成无数碎片,失去了完整性,从此变得异常敏感却又麻木。

怡心的记忆中,每一个细节都被刻骨铭心地铭记: 刺眼的午后阳光、母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祖母无力的拥抱、祖父严肃的表情,以及自己颤抖不已的身体。

这些画面如同黑白照片般定格,她作为旁观者冷漠地审视着,内心却波澜不惊。她甚至幻想过以极端方式追赶母亲,或者就此终结痛苦,言语间流露出淡淡的苦涩与无奈。

尽管小学与初中的学业表现尚佳,高中时期的怡心却开始无法专心学习,时常被痛苦情绪淹没,最终勉力迈入大学门槛。

而她的感情生活如同旋转木马般频繁更迭,几乎无缝衔接。

直至25岁,她遇到了一个包容她、条件优越且彼此相爱的男子,当男方提出带她见家长、步入婚姻殿堂时,恰心却突然恐慌起来,她连夜切断了与男方的一切联系,次日清晨便仓皇逃离,躲至闺蜜的城市暂避。面对闺蜜的不解与自我内心的困惑,怡心决定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开始了心理咨询的旅程。

表面看来,怡心是一位极具女性魅力、光彩照人的女子,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是一片荒芜,如同那个仍在哭泣寻找母亲的四岁小女孩。她心中渴求的是理想化的母爱,而非现实中的恋人、妻子乃至母亲角色。这种内心的惶恐与矛盾,使得极度渴望亲密关系的怡心,却又一次次选择了逃离。


二、跨时空的心灵治愈

“过去的伤痕已烙印,无法逆转,我该何去何从?”怡心无助地反复诉说。

这同样是我作为咨询师在工作中常听到的困惑我们无法篡改历史,但可以重塑对过往经历的感知与解读。

咨询过程中,我引领怡心一步步走进记忆深处,触碰那个幼小自我的情感世界。

她逐渐体悟到“幼我”的无助、绝望、哀伤与愤慨··...·某次对话触及痛点,她痛彻心扉地哭了十余分钟。

我没有打断她的宣泄,只是安静地坐在咨询椅上,默默陪伴她释放情感。

泪尽之后,恰心坦言那些曾如黑白胶片般僵固的画面,如今仿佛被赋予色彩与生机。

她开始怜悯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同时也理解了母亲当时的艰辛。心中的小女孩不再只是瑟瑟发抖,虽仍有哀伤,却已学会独自找伙伴玩耍,寻求快乐。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关注并疗愈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三个层面: 童年关系、现时工作与生活关系,以及咨询室内的咨询关系。

童年关系模式虽根深蒂固,但随着深入探讨与自我觉察,原有的桎梏会逐渐松动。

在咨询关系与现实生活关系中,个体有机会体验与原生模式迥异的互动模式,这种矫正性体验有助于个体挣脱痛苦循环,重塑内在关系模式,最终实现对童年创伤的疗愈。

可以说,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心灵救赎过程。曾经,每当创伤被触动,情绪如潮水般淹没自我时,怡心会急于投身外部关系以寻求短暂慰藉,盲目地在一段段关系间流转。

究其原因,童年缺乏稳定、温暖、支持的养育环境,加之反复经历的分离之痛,使她未能习得恰当处理情绪的技能。

内心缺乏承载、调节与消化情绪的容器一旦情绪涌动,她唯有向外求助以求缓解。

在持续稳定的咨询关系中,怡心得以安全地感受、表述、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情绪,咨询关系成为她承载情绪的坚实支柱。

被理解、被看见、被接纳的经历,随时间推移逐渐内化为她内心的一部分力量。

她终于读懂了内心深处的小女孩,学会了有技巧地抚慰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探索与成长的过程中,她构建起了能够容纳自我情绪的内在空间。

曾经的我,如同海面上漂荡的一叶扁舟。而n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错点,疲惫时可以安心停靠,静享安宁。”怡心欣喜地分享道。


三、赋予自我无条件许可的生命哲学

尽管怡心在咨询中取得显著进展,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转变,但在实际关系中,她仍会被本能的忧虑与恐惧驱使,不时选择逃避。

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却仍被旧有模式牵绊,这种挫败感让她倍感痛苦:

“过去无知无觉尚可忍受,如今明了问题所在却无力改变,令我更为痛苦。我厌恶这样的自己。”

对此,我深表理解,深知改变之路犹如破茧重生,其中的挣扎与苦楚唯有亲历者方能体味。

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们将焦点转向怡心对自我现状的不满。我告诉她,对当前状态的反感正是她真实的情绪反应,而重要的是,她完全可以接纳自己暂时“做不到更好”。

怡心听闻此言,惊讶之余又感宽慰,首次意识到允许自己“做不到”也是一种解脱。

诚然,接纳自己的局限,接纳生活的无常,才是对自我最深刻的接纳。

正是在这种接纳中,真正的转变悄然萌芽。

随着怡心在咨询中的成长,其现实生活中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积极变化。

尤为关键的是,面对孤独时,她不再急于投入短暂的恋爱关系寻求慰藉,而是开始学习自我陪伴与自我安抚,独立满足自身需求。

历经一年多的咨询,怡心终于步入一段稳定的新恋情,并且有了组建家庭的计划。

她坦言:“尽管偶尔仍会感到担忧与恐惧,但这些情绪已无法左右我。我平静地注视它们消散,内心坚信未来生活定会日益美好。”

曾经如同黑白照片般停滞的记忆,如今已被赋了生动斑斓的色彩,犹如一幅画卷在她的人生中缓缓展开,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