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作者:西米露 2021-09-22 10:30:45 心理百科

电影是人类思维的表现

小时候跟父母看露天电影,我认为是带着使命去的。在拥挤嘈杂的人群里找到位置刚一坐下,我就在荧幕上努力分辨,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把这些好人坏人的角色分辨清楚,我的使命才算完成。

剩下的休闲时刻,一边等着电影里好人把坏人收拾干净,一边偷眼看看周围有没有好吃的零食。遇见小贩在卖棉被包裹的冰棍,仗着有两个零花钱,在邻座小姑娘眼馋的目光中,买一个慢慢舔着,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那时候的电影角色,好人坏人是脸谱化的,即使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也能分得清楚。好人一般白面无须,眼光坚毅,背景音乐优雅抒情。坏人一般长相猥琐,嚣张跋扈,喜欢“桀桀桀”的怪笑。好人只想平静的生活,坏人要来搞破坏,好人迫不得己奋起反抗,最终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的电影,如果出现这样脸谱化的剧情,观众会把最好的嘘声送给你。电影在发展,不断向现实靠近: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好事坏事也可以相互转化,我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轻易的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思维的发展和成长

1、婴儿思维发展规律

空间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条直线就是一维,一个面就是二维,一个体构成的空间就是三维,我们的现实世界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构成,所以是三维世界。

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混沌思维,自我意识还不完备,分不清楚我和非我,把照料他的妈妈以及整个世界都当做他自己的一部分。他认为,他是世上的唯一,只有他一个个体存在,没有其他个体,连一维思维都算不上。

10个月时,婴儿的自我意识初步发展起来,他能分清楚我和非我,把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来。在他的意识世界里,出现了两个点,这就是二元一维思维。

在一个心智成熟的成人意识世界里,有我,有你,有他,还有光与暗,是与非,爱与恨,这些对立与统一的多要素,构建在宽广包容的胸怀上,支撑他们的是多元多维思维。

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2、僵化的一维思维方式

遗憾的是,很多人的思维,发展到一维就停滞了。

他们的世界,只有黑和白,没有灰;只有对和错,没有变通;只有好人和坏人,没有转化。这样僵化的思维,不能反应现实世界的复杂,也给自己和他人的相处,带来了绝对化的要求。

一维思维者,内心信奉绝对化的信念,表述中常常使用“应该”、“必须”、“绝对”这样的词。他们认为,事物只有两个状态,没有中间状态,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当遇到好人背叛的时候,总是特别伤心,特别难过。他们的伤心难过里,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背叛伤害,更多的部分,是自我认知破碎带来的创伤。

他不是好人吗?好人怎么可能背叛?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肯定是哪里搞错了。

如果在这个部分,他们能勇敢承受思维模式破碎带来的痛苦,审视自己内心的错误信念,接纳真实世界展现的复杂,他们就可以成长。

遗憾的是,他们逃避成长。宁愿不断被现实伤害,也死抱着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放。

王小波在《花剌子模信使问题》里讲了一个故事: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一维思维者责怪为他们传递坏消息的人,因为他们只能接受好,不能接受坏。也不能指望他们去解决复杂一点的问题。因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承认有问题。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事物是固定的,不变的。静止的世界,哪里会有什么问题发生?

这样的人,非常渴望权利。一旦手中拥有权利,他们就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行了。

同样,一旦认定一个人有罪,一维思维者也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会变好。仿佛犯了错,脑门上就要一直贴着“我有罪”一样。

最近热映的“舌尖3”第二集里,乐山市牛华镇麻辣烫店主女婿A被爆出曾经是强奸犯,有网友质疑强奸犯怎么能上电视推广美食?

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他们认为,强奸犯就该一辈子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让A活着已经是一种慈悲,上电视宣传自己是大逆不道。先不说擅自在网上公布当事人的服刑经历是否侵犯隐私权(不论是美国梅根法案还是中国杭州法院判例,只支持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个人信息),就说八年前,他强奸别人,法律已经做出了判罚,他服刑三年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八年后的今天,他做出了好吃的麻辣烫,靠自己的双手合法致富,分享美食,这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如果看不到他为改过自新付出的努力,只看到他曾经犯下的错误,这会大大增加社会上“恶”的力量,削弱“善” 的力量。

不能包容错误的道德洁癖,央视春晚是最大的代表。经年除夕收看的央视春晚,明确表示不录用“污点”艺人,对犯过错的艺人一棒子打死。这种片面看待问题的方式,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也是一维思维方式的表现。

我很佩服A的老婆和岳父,能接纳这样一个名声不好的人。有网友提到:

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当然,“舌尖3”节目组没有细细考究,讲解中说到A是为爱放下手术刀,这种违背事实的美化,是应该修正的。

3、如何成长?

我们说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更多的是指他生理上进入青春期,有了大人的个子,性繁衍的能力,这是容易观察到的。而他的内心,那种小孩子非好即坏的思维模式,到底有没有改变,很难直接看出来,人们也并不关心。

真正的成长,是从一个孩子简单的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二元一维思维模式,向多元多维思维模式迈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勇敢直面痛苦的过程。

现代社会,物质富足,一个婴儿在身体上长大成人,并不困难,也没有什么痛苦。然而,思维方式的成长,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痛苦,都需要把已经建立好的思维模式,打烂了揉碎了,重新一片片拼接起来。

事情的发生,并不遵从我们的意志,自有它运行的规律。生活绝不会一路顺风顺水,困难和挫折是上天给每个人的试卷。面对试卷,如果应对水平不够,人旧有的自尊和认知会被撕得粉碎,带来直达灵魂的痛苦。

这种痛苦,代表旧我的死亡。另一方面,碎成一地的旧有自尊和认知方式,也为新我的诞生,腾出了空间。

在重建新我的过程中,有人为图省事,把旧的思维模式重新捡了起来,吹吹上面的灰尘,接着用;有人不愿付出自己的努力,依靠别人的帮助安慰,只想坐享其成。

这两种做法,不叫成长,因为他们没有采用挫折提供的素材,扩大自己的思维模式维度。只有把那些令自己讨厌的、抗拒的、排斥的事情,统统接纳进自己的内心,再把破碎的自尊和认知方式缝合进去,重建出来,这才是成长。

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成年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维思维者,生活就像踩跷跷板,一头高,一头低,在两个极端游荡,没有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

这样的人在恋爱中,特别容易用力过猛。如果再加上暴力倾向,就成了“要不爱死你,要不弄死你”。追求时在大庭广众之下死缠烂打,下跪自残,不答应跟他在一起就不起来;追到后嫉妒怀疑,人身控制,家暴频频。

多维思维模式,让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一致,往大了说,能更好的改造我们的世界,往小了说,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

单维决策

思维模式追求多元多维,决策则相反,要么行,要么不行,干脆直接,最忌拖泥带水,黏黏糊糊。

以企业家为例。成功的企业家,在一路奋斗拼搏的征程中,面临无数次的抉择。

影响抉择的因素有很多,市场瞬息万变,想兼顾所有的方面,好处吃尽,显然是不可能的。搜集齐全信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只是为了在最后做出一维决策:这个产品是上还是不上?这个CFO是用还是不用?这家店是开还是不开?

我们形容一个企业家有魄力,敢担当,意思是他能凭借繁琐复杂的信息,勇于做出决策,给下属清晰明白的目标,主动承担失败的责任。

另一些企业家,做决策时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即使最后定下决心,也因为耽误了太多时间,在竞争中失去了先机。

失败决策的表现

1、犹豫

电脑收费杀毒时代,瑞星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霸主,在董事长王莘的带领下,2007年,赚了8亿元,这是它历史最高点。

到了2008年,当360免费杀毒来袭时,王莘既没动力推动免费,也没想到如此致命。据王莘回忆,当时的瑞星根本不把360当一回事,年底结算,受360免费业务影响,瑞星收入减半。

这时瑞星的管理层已经坐不住了,但又想再等等看,不愿意主动去颠覆自己。

2009年,形势急转直下,瑞星开始出现亏损。2010年,瑞星仅占到20%的市场份额。2011年,当瑞星迫于压力终于宣布免费,已成明日黄花,被排挤出主流杀毒软件市场。

犹豫和等待,让瑞星在重要的决策关口,一再错失机会,最终兵败如山倒。

2、随意更改

我有一个同事,和他出去吃饭特别痛苦。大家AA制,一个吃饭地点,他能改好几次。说好去吃火锅,车都开到一半了,他想起去吃沸腾鱼。到了沸腾鱼店门口,他看到旁边烧烤不错,又改说吃烧烤。反复几次之后,没人愿意跟他一起吃饭。

还是在外吃饭,我妈是另一种情况。她不主动点菜,一般让我点,说吃什么都行。我刷刷刷点完菜,喊小妹上菜时,她开始发表意见:这个鱼太辣,孩子吃不了,换个清蒸的;这个红烧肉不好吃,我上次在这吃过,换回锅肉。咦?你没点炒鸡蛋啊?加一个加一个,炒鸡蛋下饭。

我把菜单给她:那干脆你来点?她说:不不不,我点不好,你来你来。

合理人生=多维思维+单维决策

因为学生时代长期担任班长的关系,工作后我经常通过同学群组织聚会。我体会,组织聚会最大的忌讳,莫过于随意更改既定安排。根据经验,不管怎么定时间,总有到不了的同学,大部分能到就不错了。

比较好的做法是在群里广泛征求意见,定下一个时间地点后就不再改动。如果组织者为了个别人改时间地点,反而会伤害其他已确定好时间的同学,让群的凝聚力降低。

决策需要承担责任

决策时做不到简单清爽的一维选择,是因为背后潜藏着对选择的恐惧。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写到:我们想要自由,又在逃避自由。害怕自由带来的孤独、怀疑与不安,为了寻求安全感,我们选择被束缚。

做出决策,意味着承担责任,意味着可能面临失败,意味着要负担起周围人的期望。

这些无形中的压力,都需要决策者扛起来。特别是面临个人或者企业的重大抉择时,选择的压力更大。

不愿意对自己选择负责的人,在选择面前就会退缩。我妈点菜时让我点,点完后又不断挑刺,就是这种表现。她怕点的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所以推脱点菜;别人点了后又忍不住指责,不断修改菜单。

实际上,主动承担起决策压力的人,他的勇气已经荣耀了所有结果:不论成功或失败,勇敢的站出来,本身已经是一种引领。

生活的复杂和简单,对应的是思维过程和决策结果。现实中,我们常常把它们弄反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