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会让人更理性吗?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8-03 08:07:14 心理健康

如果这个理性可以理解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处理问题不疾不徐,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咨询产生效果,让人们减少盲目冲动以及情绪失控,拥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或者我们可以将这部分称为——心智化水平的提升。

心智化,就是你能够更好去觉察、去理解自己的内心的这种状态,包括你的感受、想法。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你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同样的,你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去觉察、去理解对方的动机,更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做心理咨询会让人更理性吗?

心智化能力,是在依恋关系中产生的。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把母亲称之为“会思考的乳房”,经由母亲的思考、理解、塑形和反馈,一点一滴的在抚育过程中,给孩子混沌的心理世界慢慢地雕塑出形状,让孩子具有心智化的能力。

我们如何理解这部分呢?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在婴儿最早期的时候,感受都是混沌而碎片的,婴儿也没有办法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他只有纯生理上的极度不舒适和精神上的极度受刺激。只有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协助其了解自己的感受,婴儿——这个主体才得以理解自己的感觉。

以下这个例子展现出母亲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心智化,理解婴儿并反馈给婴儿的。

“母亲将婴儿放到乳房前哺乳,婴儿平稳地吸着奶,发着鼻音,他看起来相当放松,但是突然间婴儿咳了一下,然后哭起来。母亲把婴儿放在他的膝盖上,拍着他的背,帮助他打嗝。

他先是微弱地哭泣,然后转成了呜咽。随后,他开始放声大哭起来。母亲把小婴儿放到肩上,他尖声哭泣的更厉害了,母亲把婴儿的肚子俯卧在她的膝盖上,他仍然哭泣。这个时候,母亲让婴儿坐起来,轻声地和他说话,安抚着他。婴儿还是表现得不舒服,母亲思考之后,决定将婴儿继续抱回胸前吸奶,看看这样会不会有帮助,婴儿饥渴的吸起来显得很放松,接着婴儿就睡着了。

母亲继续维持着这个姿势,抱着婴儿。随后婴儿醒了,母亲让婴儿坐起来拍他的背。他打了嗝,他坐在母亲的膝上,看起来很困,头还点了几下。母亲把他抱到胸前,继续吸奶。他大声的吸奶,双颊迅速地鼓动着,其他地方则安然不动。后来,他整个人停下来了。然后躺在母亲的臂弯里,母亲注视着他的脸,对他笑,和他说话。婴儿伊伊呜呜地回应着,晃着他的小手”。

这是婴儿观察实验中的一个片段。观察者详细地记录了,他所观察到的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过程和步骤。当婴儿不舒适的时候,母亲是如何一步一步稳定自己的焦虑,面对混乱以及婴儿逐渐增强的抗议和挫折,仍能够持续思考,并且提供内在资源,逐步解除婴儿的挫折,设法处理他的痛苦,而不是徒劳无益的解释或者手忙脚乱的乱来。

母亲能够忍受不知道婴儿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也克制着自己不要提前以“他可能尿布脏了”这类强行解决的办法,而是通过温柔地说话、摇晃、抚摸、喂哺、反映,直到婴儿在充满信任的关系里恢复平静。

在这个例子中,婴儿正在经历某种内在的痛苦和焦虑,他无法自行了解和控制它,他试图寻找排除痛苦的方法,并且经由嘴巴、肺部、肌肉、眼睛试图将这种可怕的感受排除出去。

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具有思考能力的母亲,她接受了婴儿的投射,使痛苦变得可控,并且回馈给婴儿一个高质量的反馈经验,让婴儿不再害怕,同时重新得以整合。经常从母亲这里获得这种经验的婴儿,能够吸收、纳入这种心智功能。他会逐步学会母亲这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事物,安抚情绪,让冲动的生命可以和思维展开链接,而不是盲目的行动化。

起初,母亲代替婴儿思考,后来婴儿学会替自己思考,不久之后,母亲和双亲就可以和他一起思考。

但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糟糕的母亲,毫无反思能力、面对婴儿的哭泣,她根本没有办法平静下来,可能自己捂着耳朵尖叫、或者愁眉苦脸面目狰狞、或者是手忙脚乱地翻找,那么婴儿就根本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挫折,并且从痛苦中学习,成为自己的经验。

为什么说,没有思考能力的母亲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呢?因为在这里,首先婴儿的感受被涵容和识别出来,仍然是一种混沌的、无序的不可名状的状态,而这种无法被理解和分辨,就成了一种可怕的无名的事物,让婴儿一直没有办法学会整理这部分。其次母亲还在这种糟糕的情境下,把自己的焦虑加诸到婴儿身上,煽风点火。

母亲的态度加大了婴儿内心的恐惧,本是一件可以理解消化的小事情,最后变成了更具有刺激性的无名的恐惧,导致最为糟糕的情形。

为什么说协助婴儿建立起理解自己的经验如此的重要呢,因为这部分的经验,是我们面对未来世界的未知,最为重要的能力。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有很多。如何去感受和把握未知呢?未知的——是不是就是迫害和可怕之物,还是可理解可驾驭之物,皆由母亲在婴儿早期给孩子建立的稳定的心理功能和心智化能力。

比如一些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而所有的学习都是面对未知。那么孩子如何面对这部分呢?他是认为知识是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掌握的可怕之物,还是说,基于一点一滴的探索、记忆和理解,知识实际上可以慢慢熟能生巧,为己所有。

在我小的时候,数学和物理是我心中永远的噩梦,我面对他们完全束手无策。这也意味着我当年心智化能力的不足,一方面我将困难想的太过绝对,绝对到自己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我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比如说求助于老师、同学,或者是多刷基本练习题,或者是上课听讲认真一点。

针对于自己的困难,摸索出适宜于自己的应对举措,其实就很象当年那位代替你思考的母亲,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帮助孩子找出最适宜的解决路径。而很显然,很多孩子内心根本没有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凭天而降无中生有,而是由一位足够好的妈妈,在一点一滴的养育关系中,把自己的思考方式处理挫折的能力,逐步内化到孩子心里的。

也有一些人心智化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工作上。

比如说,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面对领导、同事和琐碎的工作,畏畏缩缩,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知道如何和人开展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更不知道如何理解和拓展自己的业务,工作中一点点新的项目的出现、领导一点点的批评和不欣赏都视为极大的挫败和灭顶之灾。

他没有办法去理解自己的周遭事物,更没有办法涵容层出不穷的新的刺激。最后只能仓促地辞职,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实际上,他是无法处理的是自己内心的无序、混乱和无助。

还有一些人的心智化能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很久之前有个新闻,有个女孩在地铁站撒泼打滚,说男朋友不给自己开矿泉水的瓶子。显然,对于这个女孩子而言,在她内心根本没有去评估,开矿泉水瓶盖本是她这个成年人应有的能力。

这就像一个小婴儿的内心,一点点小的刺激、应付不来的局面,都是一个强烈到摧毁自己存在的可怕之物,她去了解它、解决它和它共处的能力都没有,只能歇斯底里地发作来进行对抗。

心智化,是近年来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中,经常会热议的一个课题。

但实际上,它早期的理论框架,来自于比昂的“涵容”与“沉思”的概念。母亲涵容婴儿混乱的行为和情绪,并且经由自己的思考,把婴儿无序、混乱的投射,吸收理解处理之后再返回给婴儿,这当中正是一个充满爱意、全然爱着孩子的妈妈才会心甘情愿地做的工作。它并不神秘而高大上,它就蕴含在母亲每天对孩子的思省中,也许是一针一线、一饭一蔬、一次夸赞一次拥抱或者一个担忧的眼神。但是无疑,这其中有一种全然的奉献和忘我。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