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困境: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厌世情绪?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4-03 10:49:22 心理健康
青春期困境: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厌世情绪?

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厌学情绪与悲观厌世的现象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披露的一项涉及9015名中学生(年龄段集中在10至14岁) 的研究报告显示,高达17.4%的学生承认自己曾认真考虑过自杀,而更有8.2%的学生甚至有过详细的自杀计划。

“生活无趣”、“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生命的价值何在?”

这些出自青少年口中令人心痛的话语,不仅震撼了家长们的心灵,更反映了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危机。

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热衷于学习,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和参与热情,消极的态度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不少家长焦急地向有关部门求助,原来活泼开朗的孩子,近来频繁流露出对生活的无望感,学习动力锐减,这让家长既困惑又忧虑,他们不仅对孩子精神健康状况的恶化深感担忧。

同时也对孩子的学业前景忧心忡忡。

原本应当洋溢青春活力与梦想憧憬的青少年,缘何提早陷入了精神世界的低谷?

探究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复杂的心理成因和社会背景?这是我们需深入了解并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


01.表象的消极厌世: 内心深处的心理冲突与挣扎

半月刊联手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我国多个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后揭示,当前我国青少年正面临着一场被称为“四无”。

的心理困局一一学习动力匮乏、现实生活兴趣缺失、社交能力弱化以及生命价值感淡漠的问题日趋严重。

1.学习动力的扭曲与消退

现今,即使在学术成绩优异的学生中间,也普遍存在对学习意义的迷茫和厌倦情绪。

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对名牌大学追求的高压预期,导致他们难以寻找到学习本身的价值。

当学业遭遇挫折时,即使是微小的打击也可能对他们造成巨大心理冲击。

父母过高的期待值与单一评价标准,让孩子陷入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满足期待的困境,从而加重其自我否定与悲观情绪。


2.现实世界的疏离与网络世界的沉迷

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到乐趣的青少年,容易对网络世界产生过度依赖。

网络游戏成为了部分孩子宣泄压力、获取成就感的唯一来源,而家长对此的不理解和否定加剧了代际隔阂。

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认同感与归属感,逃避现实学业压力及社交难题。

长期浸泡在网络空间的青少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日渐稀薄,社交圈子逐渐收缩,形成依赖网络的恶性循环,甚至将其视为生活的核心支撑。


3.社交能力缺失与心理需求矛盾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社交技能的关键期,然而现实中许多孩子却在这方面呈现出严重的不足。

繁重学业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与同龄人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幅减少,更多时候选择在网络环境中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显得内向寡言,不愿参与校园文化和集体活动,而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归属感。

这种社交能力的缺失和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倾向于选择隐匿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一步疏远,内心充满孤独与压抑。


4.生命价值感的迷失与心理枯竭

“空心病”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愈发普遍,极端行为风险也有所升高。

青少年本应拥有无限活力,如今却被迷茫与阴霾所包围,难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仿佛我只是台按部就班运转的学习机器,只为分数和升学而活。”

“为何要学习?为何要努力?为何要活下去?”

这些沉重的疑问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枯竭感和无价值感。尽管在物质条件上得到了充足保障,但在精神层面上的滋养却相对匮乏。

激烈的学习竞争、复杂的同辈关系、缺乏足够支持的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耗损着青少年的心理能量,使得他们过早地感受到心灵的疲惫与干涸。


02.内在联结缺失: 探析青少年空虚感背后的深层根源

探索生命意义的途径在于建立深厚而持续的内在联系。

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通过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起紧密的连接感,能够感受到属于更大人际网络的一部分,并从中找寻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当代青少年群体而言,这种至关重要的联结感恰恰是他们普遍缺失的部分。

他们与同伴、父母以及真实世界的关系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断裂。

与父母沟通时,他们常常难以打开心扉,倾诉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因为他们过去的经验中往往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共鸣,这使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逐渐消减;

与此同时,他们与同龄朋友之间的友谊往往掺杂着过多的竞争和排斥,缺乏真诚互助的深度交往。

面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压力与挫折,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沉浸在失落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当个体在内心世界中未能构建起稳固且持久的自体与他人的互动纽带时。

他们将更容易滑向空虚、沮丧乃至抑郁的情绪深渊,自我认同模糊不清,对现实世界产生幻灭感,对未来的生活和人生道路也丧失了信心与希冀。

当青少年表达出令人震惊的厌世与消极言论时这实际上可能是他们发出的一种无声求救信号。

他们试图用极端的语言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期望有人能够洞察他们背后隐藏的深切情感需求。


03.如何面对厌世的孩子?

“危机心态转向危机行为之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

厌世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危机中,比起一味要求强迫他们乐观积极、要阳光正向,他们更需要的是被共情接纳、被理解认可的环境。

当孩子提到活着没意思时,父母可以做的是:

1.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有的父母无法应对孩子的情绪,情感需求,当孩子表现出脆弱时,便急于去否定,希望孩子能够积极起来。但这也堵住了父母通往孩子内心的道路。

若可以,父母不要慌张,先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可以先给予孩子肯定,“你现在这么年轻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说明你已经长大了”。

“你的思考是有意义的,是什么引发了你的思考呢?”

不要去否定或禁止孩子谈论这个话题,这是一次很好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也是父母拉近与孩子距离的机会。


2.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最好的支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爱与安全感外,自主空间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如同一棵小树,要成长为参天大树,不仅需要阳光与雨水,也需要足够的成长空间,来让它伸展树干,长出茂密的树叶。

父母不过多地干预或控制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的事情孩子做主,让他们为自己负责做自己的事,不仅能激发孩子内心的积极力量还能拉近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在一次次把握自己的话语权中,自我的力量也得以生长,有归属感,有家长,有意义,也更加能够有活力地活出他自己。


3.开展家庭心理咨询

孩子从厌学到厌世,涉及到的是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与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有关,也与孩子所处的环境、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关。

在个人层面的干预外,家庭环境的改变也能够很好地改善孩子的状态。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也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能帮助父母缓解焦虑,重拾自信,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