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五个关键议题揭示强迫症的真实面貌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4-29 09:20:03 心理健康

透过五个关键议题揭示强迫症的真实面貌

强 迫 症 (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作为一种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精神障碍,以其独特的症状表现与深刻的生活困扰,长期以来备受医学界与社会公众的关注。

尽管人们对强迫症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对于其复杂多维的面貌与本质特征的理解仍需进一步探索。

本文将透过五个核心议题,系统性地揭开强迫症的真实面目,旨在增进读者对其病因、症状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生活影响等方面的深度理解,以此增进公众对强迫症群体的理解与接纳,助力提升诊疗效率与生活质量。


一、强迫症的基础知识

1、强迫症概述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

在日常对话与医学领域中,常简称为“强迫症”。具体而言,强迫观念是指那些固执地、刻板地闯入个体意识中的思维或意象,而强迫行为则是指那些反复执行的固定动作或仪式化行为。

患者对这些强迫现象有清晰的认知,明白它们缺乏实际意义、不必要的过度,且内心极度渴望摆脱,但往往无法有效控制,陷入痛苦与挣扎之中。

例如,常见的强迫症状包括频繁洗手、反复开关门、检查门锁、计数等。

以关门为例,即使门已确认关闭,患者仍可能因担忧未关严实而反复确认,陷入循环往复的焦虑与行为重复,尽管明知其不合理,却又无法自制。


2、强迫症的历史沿革

追溯强迫症的历史,最早可至1838年,一位法国精神病学家记录了一例强迫性怀疑病例,患者表现出对自身行为与思维的独特怀疑倾向。

至1861年,学者Morel正式提出了“强迫障碍”这术语,并将其视为一种情感性疾病。

随后,Westphal对前人观点进行了整合,明确指出强迫观念是一种独立于情感之外的病理现象与情感性疾患有所区分。

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他将强迫障碍视为与瘾症同等重要的神经症类型。

在弗氏理论中,强迫观念被解读为一种变形的自我谴责,源自潜意识中压抑内容的再现,与特定性心理因素相关联;

而随后产生的强迫行为,则被认为是成功防御或压抑后内容的外在显现。

尽管弗洛伊德的观点在精神分析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但现代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其对强迫症的解释并不准确。

新派精神分析师批评弗氏理论过于强调性心理性驱力与所谓的心理发展阶段,诸多假设缺乏实证支持,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与强迫症的实际心理特征不符。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国内部分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仍沿用弗洛伊德的老一套理论解释强迫症等神经症,这种方法不仅难以产生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导致患者误解自身问题,产生不必要的自责与自卑感,进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患者与家属应对此类不科学的分析方法保持警觉。


3、强迫症的患病率

全球范围内,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介于0.8%至3.0%之间。

相比之下,我国报告的强迫症患病率总体偏低,终身患病率在0.26%至0.32%区间,但个别研究显示高达2.50%。

值得注意的是,强迫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因其特殊性面临挑战。

患者可能因担心他人知晓自身异常思维而感到羞耻,选择隐瞒病情;

同时,社会公众对强迫症的认知不足也可能导致病例被忽视。

因此,实际的强迫症患病率可能高于现有统计数据。


4、强迫症的治疗现况

强迫症在全球健康负担中占据显著位置,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10位致残性疾病。美国全国共患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在精神障碍中排在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惧症之后,位居第四。

由此可见,强迫症对个体的婚姻、职业、情感及社会功能均有显著影响,且致残率较高。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大量患者并未主动寻求专业治疗。有研究表明,仅有34%的强迫症患者会求助于医学途径。


二、主流精神科对强迫症的理解不全面

当前精神病学主流观点认为,强迫症同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依据现象学原则进行归类。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 这一国际公认的精神障碍诊断权威指南中,强迫及相关障碍的分类经历了演变。

DSM-IV (1994年发布) 将强迫及相关障碍置于焦虑障碍章节内。然而,到了DSM-5 ( 2013年更新),这一分类发生了调整。

新版DSM将强迫及相关障碍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疾病类别。

这一变动基于如下考虑: 虽然强迫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但其核心特征为强迫观念与行为,与焦虑障碍以心理和躯体焦虑反应为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此外,从分子、遗传及脑网络层面,两者的病理机制可明确区分;

治疗方面,焦虑障碍通常首选药物干预,而强迫障碍更推荐采用心理治疗,如暴露——反应阻断疗法等。

DSM-5中,强迫及相关障碍章节除强迫症外,还包括囤积障碍、抓痕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等。

这些疾病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因而被归为同一类别。

然而,对于这一分类体系,笔者持有不同意见。

结合现代科学心理学理论及大量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强迫症与焦虑症在本质上更为接近,两者均表现出相较于健康人群更为显著的焦虑情绪。

区别在于,强迫症的焦虑程度更高,且与特定行为或错误认知紧密关联,形成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重复性症状;

相比之下,焦虑症的焦虑情绪更为广泛,无特定指向。

尽管强迫症与焦虑症在症状表现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情绪均为焦虑。

因此,将二者在诊断分类上严格区分的意义有待商榷。

此外,将囤积障碍、抓痕障碍、拔毛障碍视为与强迫症密切关联或相似,也值得商榷。

如前所述,强迫症的核心情绪是焦虑,患者若不执行特定行为,会感到极度焦虑,担忧不利后果;

完成行为后,焦虑情绪得以显著缓解,但并未带来愉悦或兴奋感。

与此不同,上述三种障碍的患者在实施相应行为后,会体验到快乐甚至兴奋感,其焦虑更类似于戒断症状,行为重复源于行为本身带来的愉悦“心瘾”。

至于躯体变形障碍,我认为其并非强迫症,其病因清晰地指向外貌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及认知扭曲。

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由于自卑、敏感,加之外貌受到多次嘲笑,对外形过分关注,耗费大量时间修饰,甚至坚信自己存在他人并不认可的“缺陷”,寻求整形改变。

正如权威指南所承认的,主流精神病学界对强迫症病因尚无定论,仅依据表象和症状学进行归类,忽视了不同疾病背后心理状态的本质差异。

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无疑制约了强迫症的治疗效果,导致其常被视为一种慢性疾病。后续关于强迫症康复与预后的探讨将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


三、从多学科诊疗(MDT)的角度看强迫症

现行精神科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视强迫症为棘手难题,甚至将其比喻为精神疾病中的“牛皮癣”。

尽管患者求治意愿强烈,配合度高,但药物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往往难以根治,导致患者反复就诊。

面对此种困境,医生们常感无奈与挫败,甚至有个别医生选择婉拒接诊强迫症患者。

仅从精神科视角审视,强迫症的确呈现出“疑难杂症”特性,缺乏高效治疗手段,被称为慢性病亦有其合理之处。

然而,从多学科诊疗角度,尤其是从病理性记忆视角出发,我们机构认为强迫症状的快速改善乃至解决是可能的。

目前,我们主要关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患者,收治的病患往往具有多种精神障碍共病,如抑郁症、双相障碍、进食障碍、成瘾问题,甚至精神分裂症。

鲜有患者因单一强迫症前来就医。

然而,在与这些患者的深度交流中,我们发现许多人隐含强迫症状,如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等只是这些症状相对于其他明显症状而言较为隐蔽,易被医患双方忽视。

此外,部分患者症状复杂,曾接受过多种诊断(包括强迫症),历经多种治疗但效果欠佳,最终寻求我们的帮助。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强迫症患者,我们在系统性心理干预过程中均发现其根源同样指向病理性记忆,主要表现为叠加性心理创伤,可能伴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长期关注我们文章的读者或许会疑惑,强迫症的心理根源似乎与双相障碍相似。为何两者表现形式迥异?

答案在于两者病理性记忆的内容差异。核心情绪的不同、与之结合的认知与情境各异,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引发的心理过程的独特性,共同塑造了双相障碍与强迫症的差异化表现。

这些具体内容将在后续探讨强迫症病因的文章中详细阐述。

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深度催眠下的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 (TPTIH),精准定位并处理相关病理性记忆,仅一至两次干预后,患者症状迅速消退。

这一经验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虽不敢断言强迫症极易治愈,但至少打破了其“难治”标签,并在病因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